预付超30万元瑜伽课费用却遭遇停课怎么办?

2025-04-25 02:58:3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2021年10月,王某经他人介绍,认识从事上门开展瑜伽私教课程的刘某。双方经协商约定,刘某每周为王某提供4次瑜伽授课,课时费为400元/节,王某一次性预付了课时费4万元。2022年1月,刘某告知王某有预存课时费优惠活动,优惠后的瑜伽课时费用是350元/节,王某又预付了7万元课时费。同年6月,刘某欲开设瑜伽馆,便向老顾客王某游说,王某考虑到自己有高频且长期的瑜伽健身需求,再次预付20万给刘某作课时费。

  2023年年底,刘某因私事暂停上课且未与王某进行沟通,直至2024年1月底才联系王某,王某对刘某未能如期正常授课感到不满,认为刘某的行为不负责任,提出解除双方的合同关系。二人协商未果,王某诉至法院。

  浈江法院经审理查明,该案系合同纠纷,涉案双方虽没签订书面合同,但基于事实上的行为已形成上门瑜伽教学的服务合同关系,原告向被告预付了课时费,被告为原告提供了一定的教学服务。案件中,双方争议焦点在于,原告提出解除合同关系,而被告提出继续履行教学服务。中欧体育官网

  涉案双方基于信任而形成瑜伽服务合同关系,这种基于人身信赖关系履行的合同,在一方已对另一方完全失去信任时,继续履行合同几乎没有可能。该案双方已互不信任,在这种情况下若仍继续进行瑜伽教学,几乎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,且双方自2023年12月底后就没有再履行合同,故对于王某提出解除与刘某的瑜伽教学合同关系的主张,法院依法予以支持,依法判决解除涉案服务合同关系,刘某应向王某退还其预付的剩余课时费20余万元。

  从健身、美容,到餐饮、零售……如今,在民生消费领域,预付式消费已与大众生活深度融合。这种便捷的消费方式承载了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但实践中的商家“跑路”、服务质量“缩水”、退款无门等问题频发,损害消费者权益,中欧体育官网且有损市场信任机制。法院通过公正裁判,依法支持消费者诉求,一方面,旨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另一方面意在推动规范预付式消费、促进经营者诚信经营,构建和谐消费营商环境。中欧体育官网同时,劝导广大群众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保持理性,避免因预付金额过高导致消费行为陷入长期“捆绑”状态,减少“办卡容易退款难、预付钱款打水漂”等潜在的风险与隐患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