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中故事丨从教学讲台到生活舞台优雅退休生活的典范——记录退休教师陈淑伦

2025-03-11 20:39:2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2025年1月20日,按照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优秀传统,我们在春节前走访慰问了70岁以上的退休老教师,跟随着李向京副校长我们很荣幸的见到了陈淑伦老师。陈老师曾是一中备受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,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,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求知之路。如今,退休后的她并没有停下脚步,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她的故事,不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生涯缩影,更是一份关于如何优雅老去、积极生活的生动教材。

一中故事丨从教学讲台到生活舞台优雅退休生活的典范——记录退休教师陈淑伦(图1)

  陈淑伦,汉族,1953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。1971年,年仅18岁的她响应国家号召,下乡到呼和浩特市郊区的罗家营公社腾家营大队,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。那段岁月虽然艰苦,但也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劳动的价值。五年后,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被推荐到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,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。

  大学毕业后,陈淑伦被分配到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任教。从知青到教师,她的身份发生了转变,但不变的是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。在呼市一中的讲台上,她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。她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,更传递着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界的理解。直到退休,她始终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,用行动诠释了“教书育人”的真谛。

一中故事丨从教学讲台到生活舞台优雅退休生活的典范——记录退休教师陈淑伦(图2)

  退休,对于许多人来说,可能是生活的转折点,甚至是人生的低谷。但对于陈淑伦老师而言,退休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。她早早地为退休生活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,并将其归纳为三大课题:调整心态、保持身心健康、树立淡然的生活态度。

  陈淑伦老师深知,良好的心态是晚年生活幸福的关键。退休后,她没有让自己陷入无所事事的空虚中,而是继续保持爱读书的习惯。通过博览群书,她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认知维度,也让自己的格局更加开阔。她说:“读书让我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,不慌不张,不逃避,不抱怨。”

  除了读书,陈老师还每年安排两次外出旅游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无论是山川湖海,还是古镇村落,她都用心去体会,用脚步去丈量,旅游不仅能够使她放松身心,更可以从不同视角看待世界。

  陈淑伦老师认为,健康是享受生活的基础。为了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,她制定了科学的生活计划:每天清晨练习15分钟瑜伽,9点后快步行走5000步,午饭后小憩半小时,下午参与社区活动,晚上则通过上网唱歌来放松心情。

  她特别提到,唱歌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,更是一种养生方法。“唱歌时,专业的气息运用能让身体的五脏得到运动,就像给五脏做了一次按摩。”她笑着说。这种将爱好与健康结合的方式,让她在退休后依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活力。

  对于外界的纷扰和变化,陈淑伦老师始终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。“生活不需要太复杂,有则锦上添花,无则风华依旧。”她认为退休后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上,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。

  陈淑伦老师的故事,是一位普通教师的退休生活记录,更是一份关于如何优雅老去的生活指南。她用行动告诉我们,退休代表一种生活的结束,中欧体育APP也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。只要心态积极、方法得当,退休生活同样可以过得精彩而充实。

  她的生活态度,不仅值得我们学习,更值得我们深思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常常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,忘记了生活的本质。而陈淑伦老师用她的方式提醒我们,生活的真谛在于内心的从容与淡然。

  愿我们都能像陈淑伦老师一样,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,优雅而从容地生活。

搜索